众所周知,俄军苏27战机以眼镜蛇机动风靡各类航展,而今天要介绍的主角萨博35也能完成此类动作,其是冷战时期瑞典为应对苏联威胁而搞出的黑科技产品,顺应了欧洲执行拖住苏联战略的需要.
瑞典在战机设计方面遭遇着双三角翼的构造传统,先是以萨博进行试验,而后才有了那个时代萨博35这款采用两侧进气的先进战机。从外型上看,该战机拥有小巧的机头,宽大的垂尾和三段式的机身,体现出瑞典人鲜明的设计理念,引发外界赞誉。同时,其具有可向外折叠的4个起落架,其中一个位于尾部,避免插尾现象发生。在动力上,其采用了RM6系列发动机,确保强大推力。在武器方面,萨博35配备了机炮,空空导弹,火箭炮等装备,早期甚至用过响尾蛇导弹,可以实施空战打击等任务。
萨博35在后续发展期间衍生出了多个版本,比如战机版本的萨博35A,升级版本萨博35B,教练机版本萨博35C以及萨博35J等等,这些最终都被萨博37以及更为先进的鹰狮战机所取代。其中,萨博37只是过渡,但其已属于第三代战机范畴了,性能也比较优越。萨博35除了瑞典自身使用外,也被丹麦等少数几个国家引进,成为瑞典这个军事强国的代表作。那么瑞典研发实力真的如此厉害了吗?
其实,通过对比我们发现,瑞典并不具备美国超强的战机研制能力,在战机衍生型号上没有可比性。同时,随着战机研发技术的复杂化,瑞典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,于是纷纷在发动机等方面有求于美国。比如瑞典在研发JAS39这款所谓的三代机时就碰到了困难,这也反应出整个欧洲地区的通病,那就是军事研发毫无动力,丧失了创新性。
当这款战机退役后,瑞典人时常以航展来追忆,怀念那个时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战机。
科技扒一扒小小编你的赞赏就是我最大的动力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saboadw.com/sbyt/41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