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障碍性贫血
1.诊断要点
(1)病因和发病机制:肝炎病毒、微小病毒B19等与再障有关,氯霉素类抗生素、磺胺类药物及杀虫剂引起的再障与剂量关系不大,但与个人敏感有关。
(2)症状:SAA(重型再障)起病急,进展快,病情重,少数由NSAA进展而来。NSAA(非重型再障)起病和进展较缓慢,贫血、感染和出血的程度较重型轻。
(3)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:
①血象:重度全血细胞减少,重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(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×
/L,中性粒细胞0.5×/L,血小板20×/L),当血小板20×/L时可引起内脏出血,需进行血小板成分输注。
②骨髓象:骨髓增生重度减低,骨髓穿刺为首选确诊手段。
2.治疗要点
(1)雄激素:包括康力龙、安雄、达那唑等,2~3个月后见效。
(2)其他:造血生长因子、抗淋巴/胸腺细胞球蛋白、环磷酰胺、甲泼尼龙等可用于治疗SAA(血小板(Plt)<20x/L者需紧急输注血小板,否则可引起内脏出血)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